![]() |
用途 | 栓剂、洗剂、注射液、片剂、胶囊等 |
检测方法 | UV |
英文名称 | Pycnonotus sinensis |
外观 | 棕黄色粉末 |
提取来源 | 干燥根 |
纯度 | 3%% |
别名 | 野丈人、胡王使者、白头公 |
CAS编号 | |
包装 | 25kg/桶 |
主要成分 | 皂甙3% |
执行质量标准 | 企业标准 |
产地/厂商 | 西安四叶草生物科憃有限公司 |
白头翁,中药名。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。别名:野丈人、胡王使者、白头公等。白头翁喜凉爽干燥气候。耐寒,耐旱,不耐高温。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,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。苦,寒。具有,之功效,常用于,带下。
1、抗毛:闫艳等利用不同浓度白头翁水提液进行体外抗实验,研究发现白头翁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,具有较强的抗作用。[6]
2、抗氧化、:Yao D等发现白头翁具有阻止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的释放,增长MnSOD的活性,阻止病毒的感染。龙盛京等利用鲁米诺发光体系,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,能有效清除过氧化氢,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。张文远等研究发现白头翁醇提物。[6]
3、杀虫、抑菌:兰继毓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煎剂对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效果较好。曹景花等用K-B纸片扩散法测得白头翁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炭疽杆菌、伤寒杆菌、甲型链球菌、乙型链球菌具。[6]
附方
①治热痢下重:白头翁二两,黄连、黄柏、秦皮各三两。上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不愈更服。(《金匮要赂》白头翁汤)
②治休息痢,日夜不止,腹内冷痛:白头翁一两,黄丹二两(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),干姜一两(炮裂,锉),莨菪子半升(以水淘去浮者,煮令芽出,曝干,炒令黄黑色),白矾二两(烧令汁尽)。上件药,捣罗为末,以醋煮面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,以粥饮下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白头翁丸)
③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:白头翁(去芦头)半两,艾叶二两(微炒).上二味为末,用米醋一升,入药一半,先熬成煎,入余药末,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,米饮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白头翁丸)
④治产后下利虚极:白头翁、甘草、阿胶各二两,秦皮、黄连、柏皮各三两.上六味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内胶令消尽。分温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)
⑤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:白头翁半两,黄连二两半(去须,微炒),酸石榴皮一两(微炙,锉)。上件药,捣租罗为散,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煎至五分,去滓。不计时侯,量儿大小,加减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白头翁散)
⑥治温疟发作,如死:白头翁一两,柴胡、半夏、黄芩、槟榔各二钱,甘草七分。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⑦治外痔: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⑧治延生,身发寒热:白头翁二两,当归尾、牡丹皮、半夏各一两。炒为末,每服三钱,白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⑨疗少小阴颓:生白头翁根,不问多少,捣之,随病处以敷之,一宿当作疮,二十日愈。(《小品方》)